發布時間:2024-03-25 14:53:36 來源:管理員 點擊數:
近日,新疆其亞化工有限公司20億立方米/年煤製天然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
據了解,該項目屬60億立方米/年煤製天然氣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60億元,計劃2024年動工,2027年建成投產。
項目位於新疆準東開發區將軍廟,采用大型幹粉半廢鍋氣化工藝、大型空分裝置、中壓耐硫變換工藝、低溫甲醇洗技術、大型甲烷化技術等先進工藝技術,可實現汙水零排放。同時配套建設3GW風光綠電、2萬噸綠氫裝置,以及CCS和綠色甲醇裝置。
未來,其亞集團將依托新疆準東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規劃建設年產6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年產60萬噸合成氨、年產500萬噸甲醇及甲醇下遊新材料項目,做大做強煤化工產業板塊。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資源富集區,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約占全國預測資源總量的40%,居全國首位。
然而,由於受地理位置、經濟及交通運輸等因素所限,新疆雖然坐擁豐富的煤炭資源,但大部分煤炭消費仍然是以疆內自用為主。
譬如,2023年新疆煤炭產量的75%用於疆內使用,煤炭占新疆能源消費結構的70%左右。
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煤化工是一條新路子。
202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疆將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打造以“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係,其中就包括煤炭煤電煤化工。
在今年召開的自治區推進新型工業暨高質量建設“八大產業集群”大會裏,其中指出:打造煤製油氣、煤製烯烴、煤基新材料等產業鏈,加快建設國家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
目前,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哈密市已建成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而僅這兩地就有大約10家企業申請煤製氣項目。
在天然氣需求規模的持續增長下,提高資源儲備能力有利於產業鏈安全,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煤製天然氣既可作為補充氣源也可承擔資源儲備作用。煤製天然氣迎來發展契機。
近年來,煤製天然氣相關技術的突破以及示範項目的成功投產也為其未來的發展給予更多信心。
技術方麵,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煤製天然氣甲烷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海油下屬的氣電集團與西南院聯合研製的甲烷化催化劑,在新疆慶華大型煤製天然氣項目中首次實現110%滿負荷平穩運行,獲得的甲烷濃度為61.7%,高於國外引進技術近3個百分點。
項目方麵,新疆慶華年產55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項目是“十二五”期間國家發改委首個核準的煤炭深加工示範項目。一期年產13.5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工程已於2013年末建成投產,已穩定向西氣東輸管網供應優質天然氣超84億立方米。
一些新項目也陸續在來的路上,內蒙古華星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4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項目一期現已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中煤集團將在哈密巴裏坤縣三塘湖工業園建設年產4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項目;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公司規劃建設總規模40億立方米/年煤製天然氣項目,總投資約250.37億元。
來源:石油Link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青青草视频污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青青草视频污刪除。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